機械密封介紹
機械密封是一種旋轉機械的軸封裝置。比如離心泵、離心機、反應釜和壓縮機等設備。由于傳動軸貫穿在設備內外,這樣,軸與設備之間存在一個圓周間隙,設備中的介質通過該間隙向外泄露,如果設備內壓力低于大氣壓,則空氣向設備內泄露,因此必須有一個阻止泄露的軸封裝置。軸封的種類很多,由于機械密封具有泄漏量少和壽命長等優點,所以當今世界上機械密封是在這些設備最主要的軸密封方式。機械密封又叫端面密封,在國家有關標準中是這樣定義的:“由至少一對垂直于旋轉軸線的端面在流體壓力和補償機構彈力(或磁力)的作用以及輔助密封的配合下保持貼合并相對滑動而構成的防止流體泄漏的裝置。
機械密封原理
機械密封是靠一對或數對垂直于軸作相對滑動的端面在流體壓力和補償機構的彈力(或磁力)作用下保持貼合并配以輔助密封而達到阻漏的軸封裝置。常用機械密封結構由靜止環(靜環)1、旋轉環(動環)2、彈性元件3、彈簧座4、緊定螺釘5、旋轉環輔助密封圈6、和靜止環輔助密封圈8等元件組成,防轉銷7固定在壓蓋9上以防止靜止環轉動。旋轉環和靜止環往往還可根據它們是否具有軸向補償能力而稱為補償環或非補償還。
軸封箱
過去盛裝機械密封的軸封箱是為軟填料密封設計的填料函。它不適合用于盛裝機械密封,不僅尺寸太小、間隙太窄,而且簡單的圓筒形狀也不合適。
目前國外已制訂了加大尺寸的機械密封軸封箱的標準。此外美國_杜拉密泰列克公司和英國流體力學研究集團都在研究合理的機械密封軸封箱,其形狀不僅應該有利于流體流動和熱量散除,同時還應該有利于去除固體顆粒,給密封造成良好的周圍環境。
易揮發物逸出量控制
過去只注意消除看得見的流體泄漏,而不注意看不見的易揮發物逸出量的控制,這樣就造成環境污染并對裝置和人身有危險性。國外如美國摩擦學會與潤滑工程師學會的密封技術委員會制訂了SP-30(1994)、SP-32(1990)和SP-33(1991)的帶機械密封轉動機械、壓縮機和螺桿系統的控制易揮發逸出量法規的指南。SP-30分三個階段實施。其中明確規定阻塞流體和緩沖流體的定義,澄清錯誤、混淆的概念。阻塞流體是引入雙密封之間完全阻塞工藝流體漏到周圍環境的流體。阻塞流體的壓力總是高于被密封的工藝流體壓力。緩沖流體是雙密封之間用作潤滑劑或緩沖劑的流體,緩沖流體壓力總是比被密封工藝流體壓力低。
輔助系統的配套
機械密封的輔助系統中有冷卻、加熱、沖洗等系統需要配套,泵送環需要優化,狀態監控系統等問題正在研究解決。在API-682標準中規定了輔助系統的配套。
氣體阻塞密封系統
過去阻塞密封系統中常用液體阻塞液體或液體阻塞氣體 現在為了簡化龐大的阻塞液體系統,改用阻塞氣體來阻塞液體或氣體阻塞密封系統中可采用螺旋槽氣體密封與阻塞氣體,浮動套與阻塞氣體等來阻塞氣體和液體。

